廣東:“無窮”鹽焗雞竟使用“三無”添加劑“紅曲黃”
核心提示:銷量占國內市場六成以上的廣東無窮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 無窮" 牌鹽焗雞系列產品, 是" 廣東省著名商標" 和" 廣東省品牌產品" , 號稱" 中國焗雞**品牌".但羊城晚報記者近兩個月來的調查發(fā)現, 這些食品為求賣相好, 違規(guī)使用一種叫" 紅曲黃" 的" 無食品**國家標準、無生產許可證、無規(guī)格"的添加劑。
為求賣相好,有"中國焗雞**品牌"的"無窮"鹽焗雞產品,竟違規(guī)使用"三無"添加劑"紅曲黃"
文/ 羊城晚報記者 馬燦 吳珊
圖/ 羊城晚報記者 黃巍俊
銷量占國內市場六成以上的廣東無窮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 無窮" 牌鹽焗雞系列產品, 是" 廣東省著名商標" 和" 廣東省品牌產品" , 號稱" 中國焗雞**品牌".但羊城晚報記者近兩個月來的調查發(fā)現,這些食品為求賣相好, 違規(guī)使用一種叫" 紅曲黃" 的" 無食品**國家標準、無生產許可證、無規(guī)格"的添加劑。
無窮鹽焗雞產品在市場上相當暢銷
黃色鹽焗雞,配料表標示"紅曲紅"
根據報料人小譚(化名)的線索,羊城晚報記者近日走訪廣州各大超市,發(fā)現在百佳、華潤萬佳等大小超市,鹽焗雞翅、雞腿等都是必備食品。其中報料人特別提到的廣東無窮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窮公司")生產的"無窮"系列產品,更是擺在顯眼位置。據銷售人員透露,"無窮"產品是"*好賣的"之一,原因很簡單:賣相好,味道好。
金黃發(fā)亮的鹽焗雞腿、雞爪和雞翅,讓人垂涎欲滴。賣相為什么這么好?羊城晚報記者很快在"無窮"外包裝配料表中發(fā)現一個秘密,上面清楚地標示含有一種叫"紅曲紅"的食品添加劑。
不僅是"無窮"系列產品,記者看到標示為汕頭茂記食品公司生產的"南北特"牌鹽焗雞翅,也添加有"紅曲紅".在國內其他品牌"賢哥"、"富思康"等同類產品中,"紅曲紅"也都是其中必備的一種色素。
"這些產品用的色素根本就不是紅曲紅! "報料人小譚氣憤地說,"紅曲紅",顧名思義,是一種紅色的色素, 現在這些產品呈現的卻都是黃色的,"顯然,添加的主要色素不可能是'紅曲紅'".
標示"紅曲紅",專家稱實為"紅曲黃"
那么,這些黃得誘人的鹽焗食品,到底是怎么做成的呢?據報料人小譚透露:他們用的是"紅曲紅"的另一種替代色素--"紅曲黃",從而使產品有如此好的賣相,讓人產生更強的食欲。
這一說法也得到專業(yè)人士的印證。中國食品添加劑應用工業(yè)協會著色劑委員會一位不愿具名的李姓委員告訴羊城晚報記者,顯示紅色的為"紅曲紅",顯示黃色的則為"紅曲黃".
為求色相好, 無窮公司的鹽焗雞系列產品,均呈黃色。"他們用的肯定是紅曲黃! "這位專家肯定地表示。
如果用極少量的"紅曲紅"來制作鹽焗雞,會不會呈黃色? 對于羊城晚報記者的疑問,這位專家強調,那**不可能!如果是合格的"紅曲紅",不管它使用多少量,其生產出來的產品,一定是紅色。
"掛羊頭賣狗肉","無窮"或另有隱情
據羊城晚報記者調查, 在鹽焗雞生產行業(yè)里,無窮公司屬龍頭企業(yè),也是廣東饒平縣較早創(chuàng)辦鹽焗雞生產企業(yè)之一。據其官網介紹,目前無窮公司已發(fā)展為一家集研發(fā)、制造、營銷于一體的專業(yè)生產雞肉制品的"廣東省著名商標"和"廣東省品牌產品"的大型企業(yè)。"無窮公司主導產品有鹽焗、愛辣、鹽焗兩齡雞精品等三大焗雞系列,產品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和青睞,市場覆蓋率和銷售量占六成以上,均居國內焗雞行業(yè)首位".
到底是什么原因, 讓如此大規(guī)模的企業(yè)不惜"掛羊頭賣狗肉",在產品顏色明明不是紅色的情況下,卻只標示了一種添加色素"紅曲紅",而不敢直接標示含有色素"紅曲黃"呢? 報料人小譚對此的解釋是,因為"紅曲黃"是沒有國標的"三無"產品。
"紅曲黃"無國標,按規(guī)定不得生產使用
國家質檢總局2010 年4 月4 日發(fā)布《食品添加劑生產監(jiān)督管理規(guī)定》, 其**條明確規(guī)定:"食品添加劑是指經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批準并以標準、公告等方式公布",否則"不得作為食品添加劑進行生產,不得作為食品添加劑實施生產許可".
對此,北京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律師翁春輝解釋稱,這表明一種食品添加劑要使用,必須要取得衛(wèi)生部的批準,同時還要有國標,*后,生產這一添加劑的企業(yè)還得有相關的生產許可證。
據上述中國食品添加劑應用工業(yè)協會著色劑委員會李姓委員透露,"紅曲紅"色素分紅色和黃色兩種。紅色的,符合國家標準:GB15961-2005,有衛(wèi)生許可證號和生產許可證號;而黃色的,被業(yè)界稱之為"紅曲紅TY 型"色素,官方名為"紅曲黃"色素。"目前,國家衛(wèi)生部還沒有正式出臺'紅曲黃'色素的標準,也沒有生產許可證號".
7 月6 日, 國家質檢總局食品生產監(jiān)管司在給羊城晚報記者的回復中稱,"經查,目前'紅曲黃'色素尚無食品**國家標準".
對要求極為嚴格的食用色素來說,沒有國標就拿不到生產許可證。"紅曲黃"目前沒有國標,這就意味著,市場上廣泛應用的這一種添加劑,實為"三無"產品。
質檢總局
標"紅曲紅"卻添"紅曲黃"
已構成欺詐屬不合格產品
事實上,天益公司并無生產所謂"紅曲黃"的資質。羊城晚報記者查詢國家質檢總局官方網站獲悉,天益公司只能生產食品添加劑"紅曲紅"和"紅曲米(粉)",其生產許可證編號是:粵XK13-217-00056.
對此,北京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律師翁春輝明確表示,該企業(yè)沒有生產許可證,所謂"紅曲黃"的生產、銷售與使用顯然違法。
那么,如果稱"紅曲黃"為"紅曲紅黃色素"是否可以呢? 記者將從天益公司所購的"紅曲黃(紅曲紅TY 型)", 送由廣州市質量監(jiān)督檢測研究院、國家加工食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廣州)測試后,其報告中稱,"紅曲紅TY 型橙色固體粉末,不符合'紅曲紅' 標準要求(不滿足GB15961-2005 標準[液體發(fā)酵]要求)。"
廣州市質監(jiān)局有關負責人向羊城晚報記者表示,某些企業(yè)在產品標簽中寫明"紅曲紅"卻添加"紅曲黃"的做法,本身就已經違法,存在欺詐,其產品也是不合格產品。
營養(yǎng)專家:天然色素并非**無害
"紅曲紅"和"紅曲黃"都是天然色素,是指將紅曲米用乙醇抽提得到的液體紅曲色素,或從紅曲霉的深層培養(yǎng)液中提取、結晶、精制得到的產物。
按一般常理,天然色素似乎要比合成色素來得**,但營養(yǎng)專家指出,實際情況并非如此。一些天然色素本身可能有一定的不**性,如天然礦石中可能含較多重金屬,部分植物本身有一定毒性等,同時加工工藝對**性也有較大影響,如提取天然色素使用的溶劑可能殘留于產品中,微生物發(fā)酵時產生的**等均可使本身**的天然色素中混有一些有害物質。在使用量方面,合成色素只要使用極少量即可達到滿意效果,而天然色素要達到相同效果往往需要使用較大的量,如本身有輕度毒性或其中混有微量有害物質,也有可能因使用量較大,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這就是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合理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好處。"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理事長齊慶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和使用程序非常嚴格, 每一種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和使用量是有科學依據的。"但一種食品添加劑在被食品企業(yè)大量應用前,必須向有關部門申報,并需要對食品添加劑做毒理實驗,以確定使用量。"
記者暗訪
紅曲黃隨意賣!
***都在用?
既然是"三無"產品, "紅曲黃"在市場上流通是不是比較隱秘? 但調查結果卻使羊城晚報記者大吃一驚,"紅曲黃"基本上是敞開供應,包括無窮公司在內的很多做鹽焗雞的食品公司都在使用。
"紅曲黃"售價一公斤250元
據報料人小譚透露,廣東境內的"紅曲黃"色素大多來自東莞一家叫天益的企業(yè)。在百度搜索欄中,輸入"紅曲黃",網頁頂部出現"東莞天益紅曲黃色澤純**質保證"的廣告。同時,羊城晚報記者通過淘寶網,也非常順利地購買到了"紅曲黃" 色素。該產品出自小譚所指的同一家公司---東莞天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隨后,羊城晚報記者趕赴東莞,對該公司進行了暗訪調查。
按照門崗保安的要求,羊城晚報記者以進貨商的身份登記后,順利進入天益公司。在掛有銷售字樣牌匾的辦公室處,記者推門而入,表明身份后要求進點貨。一位女工作人員轉頭隨口問:
以前來買過沒有? 當聽到記者說沒買過時,對方問:要什么貨?
"做鹽焗雞用的紅曲黃。"
"要多少? "
"先買點試試看,怎么賣? "
"一公斤250 元。"
"那就先來一公斤。"
天益銷售"紅曲黃"已有多年
據天益公司官網稱, 該公司是一家現代化高科技企業(yè),其前身是東莞國宏天然色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 年。公司專業(yè)生產純天然、高穩(wěn)定性"紅曲紅"色素,具有年產150 噸粉狀紅曲色素的生產能力, 同時生產功能紅曲及天然色素系列產品,"是東莞市重點扶持的省級民營科技企業(yè)".
"天益公司生產'紅曲黃'有好幾年了,業(yè)界的知名度非常高。" 中國食品添加劑應用工業(yè)協會著色劑委員會李姓委員也稱,并不是其他的公司不能生產,而是不敢生產。
在接受電話咨詢時,天益公司的客服人員也稱,"前幾年就已生產'紅曲黃'了".
從天益公司生產的"紅曲黃"包裝上看,除了對顏色有明顯的標識"TY"字樣外,其他的內容都與 "紅曲紅" 一模一樣, 產品標準號也是GB15961;使用范圍用于肉類制品,如鹽焗雞、醬鹵制品,以及方便面、調味品、果汁、飲料、果凍、糖果以及糕點的著色。
與產品包裝上不同的是,記者拿到手的天益公司業(yè)務經理劉啟義名片的背面赫然印著"供應紅曲紅、紅曲黃色素",且還特別注明"色調可以按客戶要求調整".
天益稱"無窮"月進貨數噸
在天益公司暗訪時,拿貨給記者的女工作人員表示,"紅曲黃"庫存充足,而且賣得不錯,"像無窮公司等一些***,都是用我們的產品。"
而記者在天益公司購買到的"紅曲黃",外包裝并沒有直接寫"紅曲黃",而是標著"紅曲紅"."這就是做鹽焗雞用的,和無窮公司用的一樣。"女工作人員解釋稱,主要是看包裝上的"TY"字樣,雖然包裝上寫著"紅曲紅",但實際上里面是黃色的,"因為它的國標還沒有出來,所以,只能寫'紅曲紅'."而負責發(fā)貨的一位中年女子則明確表示,"是做鹽焗雞的,肯定沒錯".
隨后,記者又以想做代理商為由,撥通了天益公司業(yè)務經理劉啟義的電話。他讓記者聯系另一位姓林的業(yè)務經理。林姓經理表示,公司有"紅曲紅"和"紅曲黃"出售,但是"紅曲黃"的價格要比"紅曲紅"貴一倍。在了解到記者的客戶有些做雞肉制品后,該經理推薦記者代理"紅曲黃" ,并稱"像無窮這樣的大企業(yè)"都是他們的客戶。
羊城晚報記者以網名"滿口香"與天益公司客服聊天。這位客服表示,廣東饒平很多做鹽焗雞的食品公司,基本上都用天益公司的"紅曲黃","每個月我們都給無窮公司發(fā)幾噸貨過去。"
"一公斤'紅曲黃'要賣到210 元到350 元。"林姓經理表示,由于考慮到成本問題,像無窮公司這樣的大企業(yè)都會選擇220 元左右的"紅曲黃".
對話
無窮老板:不知道有什么紅曲黃
天益老板:是因為標準出臺很慢
無窮公司的產品包裝袋上標示著"紅曲紅",到底添加了什么色素?無窮公司到底有沒有使用天益公司的"紅曲黃"產品?為了求證報料人和天益公司的說法,7 月25 日,羊城晚報記者輾轉聯系上天益公司負責人在廣州見面。令人驚訝的是,無窮公司董事長郭偉欽、天益公司總經理胡文林和天益公司副總經理楊曉暾,竟然同時出現在記者面前。
羊城晚報:目前是天益公司在生產供應(紅曲黃),無窮公司在使用,是不是?
胡文林(連續(xù)):嗯嗯。
郭偉欽(連連點頭):是! 是!
羊城晚報:用了多久?
郭偉欽:我們一直在使用,五六年前(紅曲紅)是比較紅的,這幾年來就慢慢偏黃了。
羊城晚報:為什么要用黃的?
郭偉欽:紅曲紅偏黃一點,色澤會比較鮮艷一些。通過市場調查,我們會把收集來的情況反饋給他們,要求他們通過技術,讓紅曲紅改變它的顏色---往黃色這邊偏。
楊曉暾:這樣顏色更好看,產品出來金黃。
羊城晚報:為何選擇天益公司?
郭偉欽:也有其他公司送產品過來,但用過之后,效果都不好,他們(天益公司)的產品質量比較好,這么多年來,產品經有關職能部門檢查過,他們的產品沒有問題,他們的紅曲紅產品比較穩(wěn)定,所以一直在用他們的。
羊城晚報: 你知道你公司使用的紅曲紅,其實是紅曲黃嗎?
郭偉欽:如果不是這次來,我也不知道有什么紅曲黃。假如真有什么事,我們是很無奈的,他們送的產品已經過檢驗的,是合格的。
楊曉暾:其實,他們用的這個是紅曲紅黃色素。我們的包裝上是寫著紅曲紅,但旁邊有一個"TY"標志。有這個標志就是紅曲紅黃色素。
羊城晚報:這個紅曲紅黃色素有國標嗎?
胡文林:還沒有出臺。
楊曉暾:國標是比較滯后的。
郭偉欽:我們用他們的產品,并不知道這個有無國標。
羊城晚報:你們生產的紅曲黃是否有生產許可證?
胡文林(不作答,良久):……我們公司能生產紅曲紅和紅曲紅米(粉)。
楊曉暾:紅曲紅黃色素因為沒有出國標,不能拿出去賣。我們在2011 年申請**, 我們的技術在國際上是*先進的, 我敢保證99%的企業(yè)生產的紅曲黃都達不到國標,因為出臺標準是很慢的。
廣東查處制假售假條例修訂引發(fā)爭議
罰到傾家蕩產?賠到傾家蕩產?
羊城晚報訊 記者黃麗娜、實習生陳瑩報道:26 日,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35 次會議分組審議《廣東省查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條例(修訂草案)》(以下簡稱"條例")時,場面熱烈,爭論不斷。常委會組**員和旁聽人員爭議的焦點有二:對假冒偽劣產品的查處,嚴打生產者好,還是嚴打銷售者好?當假冒偽劣商品在市場上流通后,是加大處罰力度,罰到制假售假者傾家蕩產好;還是加大賠償力度,賠到制假售假者傾家蕩產好?
造假售假者由誰承擔**責任?
因為條例涉及對制假售假的查處,廣東省質量監(jiān)督局局長任小鐵旁聽了會議。
條例經過本次修訂,已大大加重了對制假售假的處罰力度---全部按現行法規(guī)的上限給予處罰,并加大了對食品、藥品等涉及民生的商品的查處力度---建立專項查處機制。但任小鐵認為,現在的條例遵循的還是強化行政監(jiān)管能力的傳統模式,消費者和社會組織在其中發(fā)揮的作用不大,"能否在修訂條例時,明確經銷者的首負責任、**責任。"
任小鐵舉了一個例子---"美國法國的一些大型連鎖超市, 每年都要從中國采購大量商品放到國外的超市銷售。他們會不遠萬里親自派人或者委托第三方機構到中國來對中國的生產企業(yè)進行審查。看你的企業(yè)能不能生產出合格的產品。但是當他們進入中國開設超市時,就不做這件事了。也去街邊采購燒臘、雞翅,出了問題就說是生產企業(yè)的事,他們不負責。"任小鐵認為,出現這樣的局面,就是因為現行的法律, 特別是民法通則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沒有明確生產者和經銷者誰是主要責任人。
對這一建議,審議時也有不同聲音。有人就提出:制假售假者的民事責任,民法通則中規(guī)定得很清楚,銷售者和生產者承擔連帶責任,"消費者在追責時,認為誰有能力賠償就追誰,誰容易追到就追誰。對消費者來說,這是更加公平、實用的保護。"
但在任小鐵看來,這種"貌似"的公正,在實際操作時,卻沒能有效保護消費者。"不明確首負責任,經銷者在面對消費者維權時,往往會提出'我也是受害者,你去找生產企業(yè),產品都是他們生產出來的'.而消費者又沒有能力去找到生產廠家,*后就變成不了了之。當經銷者的首負責任被明確后,他就會主動做一件事,就是自覺監(jiān)督生產者。因為出了事他知道自己跑不掉,就一定會記錄每一件商品是從哪買的,自然就建立起了溯源制度。"
常委會組**員王雪華也認為: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銷售更多地決定了生產,"假冒偽劣商品生產出來了,如果沒人銷售,也就流通不到市場上".
罰到傾家蕩產還是賠到傾家蕩產?
任小鐵還建議,要加大對受害者或者利益受損者的賠償力度。"我們經常講一句話,說要罰得他(制假售假者)傾家蕩產,但我覺得,罰到傾家蕩產不如賠到傾家蕩產".
任小鐵認為, 行政法從法理上來看是不斷被弱化的,越來越多地強**育,處罰力度不斷減弱。在這樣的趨勢下,如何震懾制假售假者、保護消費者,不如把罰款變?yōu)閷κ芎φ叩馁r償。"錢罰得再多,受害者還是得不到任何好處的。如果反過來,把罰的錢給受害者,受害者可能連工作都辭了, 一心一意和制假售假者追究到底。這就使每一個消費者都自動成為社會的監(jiān)督員,而不是光靠行政部門去監(jiān)管。這比加大處罰力度所起的效果,要好得多。"
如果小的經銷者賠不起怎么辦?任小鐵建議,可以鼓勵食品、藥品經銷者購買保險。同時也等于引入了社會組織的監(jiān)督作用,調動了全社會的積極性,"保險公司在評估時會對企業(yè)有**的了解,也會向社會購買各種專業(yè)服務來進行評估。"
在鼓勵群眾舉報制假售假行為上,條例規(guī)定行政執(zhí)法部門可以給予舉報人罰沒款1%以上、10%以下的獎勵。常委會組**員潘子純認為,這個獎勵占比太小、幅度太大,"建議改成給予舉報人罰沒款5%以上,10%以下。此外還要加強對舉報人的保護,對泄露舉報人信息的進行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