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又有食品被檢出不合格,那這些檢測是在哪里完成的呢?這些檢測依據的又是哪些標準呢?在河西的質監(jiān)大廈內,國家加工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監(jiān)督檢驗中心(南京)每天都在進行著食品樣品的檢測,從微生物、重金屬到添加劑、**、營養(yǎng)素各種項目都得檢,很多“問題”產品,都是在這里露出了“真面目”。
50名市民參觀檢測食品的“實驗室”
微生物,大腸桿菌,**,,,這些檢測要一關一關的過……這一項項熟悉的名稱,都是食品在“檢測合格”的路上,需要沖過的一道道關卡。那么,這些項目都是怎樣檢測出來的呢?依據的又是哪些標準呢?昨天,南京市質監(jiān)局邀請50位市民參觀了國家加工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監(jiān)督檢驗中心、國家標準館南京分館等“實驗室”,讓市民了解,食品到底合不合格,究竟是怎樣檢測出來的。
據介紹,國家標準館南京分館館藏資源量達到15萬余冊,館內一排排的架子上,分類放著各種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等文件。這其中的食品相關標準,就是食品檢測的依據。工作人員表示,很多產品名稱寫得“花里胡哨”的,讓人搞不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東西,其實,只要看一下它的執(zhí)行標準就能確定了,標準上使用的名稱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