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假充真“有機菜”
有機食品,人們對它越來越熟悉。“有機”是國際公認的等級高,***好的食品標準。因此雖然在超市里有機食品的價格,要比普通的貴上幾倍,甚至幾十倍。但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還是覺得這個錢花的。因為有機食品意味著更健康、更**。而記者調查發(fā)現,一些所謂的有機食品,卻讓人們花了冤枉錢。
解說:
在濟南市的銀座、家樂福等大型超市里,都有這樣的有機蔬菜專賣區(qū),產品有菠菜、韭菜、黃瓜等十幾個品種。記者看到,1公斤有機菠菜的價格是25元,有機韭菜的價格是40元。
這些貼上了“中國有機產品”認證標識的有機蔬菜,售價比普通的蔬菜貴上了10倍左右。
記者:
這個菜好不好賣???
售貨員:
還可以,**一千多塊錢。
解說:
有機菜雖然貴依然賣的好,是因為銷售人員促銷的時候,主打的賣點就是純天然、健康、無污染、無農藥殘留。
售貨員:
不使用化肥農藥,這些都不用,就使用有機肥之類的,殺蟲也是用天然的殺蟲網,不使用殺蟲劑。
解說:
根據國家標準規(guī)定,有機蔬菜指的是在整個的生產過程中,都必須按照有機農業(yè)的生產方式種植的蔬菜,及生產過程中完全不使用農藥、化肥、生長調節(jié)劑等化學物質,不使用轉基因功能技術。同時,還必須經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和審查,以保證它的純天然、無污染的特點。正是由于這些特點,有機蔬菜受到不少消費者的青睞。
記者:
像濟南,**能賣多少?
陰法生 綠源果蔬有限公司總經理:
**一兩噸貨。
記者:
濟南有多少個超市?。?/p>
陰法生:
11個超市。
解說:
記者注意到,在濟南這些超市出售的有機蔬菜生產產地,注明是:山東肥城市和壽光市。
那么這些高價的有機蔬菜,是不是真的全部都嚴格執(zhí)行了有機標準,不用農藥化肥呢?
記者隨后前往山東有機蔬菜的主產區(qū)進行了調查。在位于山東壽光的農盛莊園公司有機農場看到,這里的工人正在給蔬菜噴施溯菌•五硝苯和醚菌酯兩種農藥。
記者:
打藥是吧?
菜農:
打藥。
記者:
打什么藥,這個是?這個藥???五硝苯。一次要放兩袋?
菜農:
對。
解說:
之后,記者在肥城綠源果蔬有限公司按站有機農場發(fā)現這里也同樣在使用著農藥。
綠源果蔬有限公司安站有機農場 負責人 李華:
光你這個地里治了(蟲子),其它別的農田都不治,這個蟲子從那兒一飛,馬上飛過來。
記者:
那別人的蟲子飛過來怎么辦?
李華:
只有靠農藥控制它了,你要不拿農藥控制怎么辦?
記者:
**藥?什么**藥啊?
李華:
就那個氫氧化銅。
解說:
溯菌•五硝苯、醚菌酯和氫氧化銅都是化學農藥,按我國農藥毒性分類標準,屬于低毒**劑,是一般蔬菜種植中允許使用的。但是,只要是使用了這些化學農藥的蔬菜,就肯定不能被稱為有機蔬菜了。這家農場如此,其它的農場又會如何呢?
記者在另外一家有機蔬菜基地發(fā)現,一些菜農甚至在使用國家民令禁止的農藥“3911”。
記者:
這么大藥味兒?你們這兒好大一股藥味兒啊。
菜農:
這個是“3911”農藥。
記者:
什么?
菜農:
“3911”農藥。
記者:
農藥味兒???現在剛打農藥是嗎?
菜農:
如果不打農藥就是怕地里有蟲子。
記者:
地里有蟲子?
菜農:
有蟲子(就把菜)都吃了。
解說:
菜農使用的“3911”,學名甲拌磷。是農業(yè)部嚴禁在蔬菜、瓜果、茶葉和***上使用的農藥,只能用于其它花苗和樹木的除蟲。
隨后,記者又在肥城市安家莊鎮(zhèn)的另外一個有機蔬菜基地看到,這里也在使用“3911”。同時還有另外兩種與“3911”同樣被嚴禁在蔬菜上使用的農藥,“1065”和“氧樂果”。記者看到這個基地使用的農藥更是多達10幾種。
記者:
蔬菜打的啊?
菜農:
有的是灌的。
記者:
打這么多藥???
菜農:
不打藥哪兒能行,灌,屬于是灌。地下灌,地下有蟲子。
記者:
地下有蟲子?都得打藥?
菜農:
哪有蔬菜不打藥。
解說:
就在這個基地,工人把剛剛采收的菠菜裝在印有有機蔬菜字樣的包裝袋里,就送往有機蔬菜加工廠包裝了。除了不能使用任何化學農藥,按照規(guī)定有機蔬菜還不能使用化肥。但是這位農場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yōu)榱颂岣弋a量一直在使用化肥。
李華:
這個是硫酸鉀型的復合肥。
記者:
你這個比例一般是怎么配的呢?
李華:
比例的話,也根據你種的東西,你像我種西蘭花呢,一畝地,有兩包,有兩包。
記者:
兩包這個硫酸鉀型?兩包多少斤呢?
李華:
兩百,兩百斤啊,一百公斤。
解說:
在有機蔬菜基地,本不應該出現的化肥和各種農藥藥瓶、藥袋隨處可見。那么,這些所謂的有機蔬菜噴施了農藥以后,就不怕被檢測出農殘嗎?
李華:
農殘是死的,人是活的。你只要有人合理地去安排,不會給你搞出農殘來的。一般我們農場在收獲之前的前二十天不管什么農藥,都全部停掉。
記者:
像你們這個菜的話,一般檢測不出來農藥吧?
李華:
那肯定檢測不出來,那檢測出來這個有機菜還怎么做?
解說:
原來這里生產出來的有機蔬菜,其實就是在檢測之前停一段時間農藥而已。
李華:
你用什么方法調和調和,調和出來既查不出農殘了,又符合國家標準,這才是你的惟一選擇。
解說:
據了解,有機蔬菜銷售企業(yè)只要像超市提供有機認證證書和農殘檢測報告,就可以上柜銷售了。
某有機蔬菜企業(yè)質管人員:
我噴了藥以后,我驗不出來我就當有機發(fā)貨,國內不會有人能檢測出來的。
記者:
國內檢測不出來?
某有機蔬菜企業(yè)質管人員:
除非有人閑著沒事,閑著沒事一般不會,不會有人拿七千塊錢去做一個樣品(檢測),不會的這樣的情況,你看誰會啊。
解說:
根據有機食品認證流程,一張有機產品認證證書的發(fā)放,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查和科學的評估。一個普通農場要成為有機認證的農場,審查通過了以后,還要經過一到三年的轉換期。農藥殘留打到標準規(guī)定值以后才能發(fā)證,認證為有機蔬菜。那么,肥城的這些有機蔬菜,是如何拿到中國有機產品認證的呢?
記者:
這個認證麻不麻煩?不麻煩?
陰法生:
不麻煩(的話)都認證了。
記者:
你認證要花多少錢?
陰法生:
認證一個基地,得五六萬塊錢。
解說:
記者隨后找到了給綠源公司做認證的機構。據一位客戶經理介紹,他們在接到客戶申請后,兩個月左右就能發(fā)證,而規(guī)定的農場一到三年的轉換期審查,在他們這根本就不用管。
王經理 某認證中心:
大概可能也就是,如果咨詢老師那兒快的話,材料沒有問題的話,兩個月左右就能認證了。
解說:
但是綠源公司在肥城的有機蔬菜生產基地一直在使用農藥和化肥。為何還能通過有機認證呢?給這里進行審查的評估認證公司倒出了其中的奧秘。
王經理:
所以說檢測這一塊,說白了,化肥到現在還檢測不出來。就不能讓檢測員在現場抓到把柄了。
記者:
不能讓檢測員在現場抓到把柄?
王經理:
對,在現場抓到把柄你是沒辦法說的。
解說:
通過記者調查,這些所謂的有機蔬菜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過程逐漸清晰起來。
首先是蔬菜公司將一些蔬農場認證為有機蔬菜基地,然后雇傭菜農在這里種植蔬菜,之后蔬菜公司從菜農手里把菜收購上來,貼上有機產品的標簽,*后就是送到超市等市場上銷售。
造假的有機蔬菜也正是在這幾個環(huán)節(jié)上做起了手腳。在認證環(huán)節(jié)上明明規(guī)定,農場需要有一到三年的轉換期。但認證機構收錢之后,兩個月就發(fā)證了。在種菜的過程中,更是大量違規(guī)使用農藥化肥。而按照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規(guī)定,有機產品認證機構應當對認證單位進行有效跟蹤檢查,顯然認證機構根本沒有去做這樣的監(jiān)督工作。
但就是這些被貼上了有機標簽的普通蔬菜,身價可是一飛沖天了。以菠菜為例,蔬菜公司從菜農手里收購上來的價錢是每公斤8毛錢,而他們貼上了“中國有機產品”的標簽之后,在超市就可以賣到每公斤25元。王經理說,正因為有暴利可圖,弄虛作假的有機食品種類越來越多,價錢也越抬越高。
王經理:
別人的有機(蔬菜)都賣二十,你賣十塊,老百姓**反應不是說你人好,反而說你的東西是真還是假的,肯定是這樣。我們調查過很多,一斤米一百多,一個蘋果十六塊,十六塊錢一個,賣得供不應求。
演播室主持人 張羽:
有機食品行業(yè)是一個近年來才發(fā)展起來的新興產業(yè),很受消費者青睞。然而產業(yè)發(fā)展越快,相應的管理就越應該跟得上、管得住。否則不僅產業(yè)毀了,信譽沒了,消費者的健康也會受到損害,只有更好的強化,認證流程,完善檢測措施,厘清管理責任,才能讓老百姓吃上放心的有機食品,才能不讓違法者有機可乘。